
訓練1:履歷表製作
訓練2:面談演習
訓練3:群體面試
訓練2:面談演習
演習方式
班長領導將教室佈置成面談區與旁聽區。
繳交書面履歷表、隨機抽選出應徵者。
來賓、老師、與班長學擔任面談人。
面談形式
面談形式有多對一、一對一、與群體面談。
多對一通常是有規模的企業,面談者通常會包括3種功能的負責人:業務(部門主管)、技術(工作直屬主管)、人力資源(如薪資、福利、工作條件、訓練、與法務相關事項等)。
一對一比較可能是中小企業,甚至老闆本人面談,注意內容與多對一差不多。
群體面談是近年新興的方式,但在大陸較流行,臺灣相對較少。有時是屬於「第二場」面談,重點頗不相同,將在最後一節介紹。
建議重點與表現方式
面談之前
服裝儀容:除非是應徵團康、育樂等強調休閑形象的工作,一般以偏中庸正式的造型為宜。
一般合宜的服裝是:
女性:樸素裙裝,裙長及膝,鞋不露趾、但可有適宜高度,可淡妝。
男性:深色西褲,淺色襯衫打領帶。國民領也有日漸被接受的趨勢。
很多人以為美國人應徵很隨便,事實正好相反。以下是美國顧問公司建議的面談服裝。![]() |
時間預估,絕對不要遲到。
是否有筆試?
如有,多數是心理測驗,也與「就業倫理與人格特質」有關;少數情形才會有專業筆試,就資管相關工作而言,可能與各種認證考試相同。
攜帶參考附件。
先往企業地址觀察,以控制行程與到達時間、身心理準備。
從門口開始
目視全場
行進中抬頭挺胸
打招呼
坐下來
與面談人目光接觸。
觀察、分析面談人、尤其是未來的主管。
如果桌子沒有前檔,注意下半身的肢體語言,避免抖動。
自我介紹
精簡、說「精靈重點」(為何符合企業與職務)
避免流水帳與身家報告(家中狀況、小時候讀書過程…)
回答的態度與姿體語言
聽問題時,面向發問者,仔細誠懇(如自然前傾、輕微頷首),聽完後再答。
把所有可能問題都想好,因主要問題,都已呈現在履歷表中,故可有條理的回答。思考時,眼珠不宜亂轉。
如氣氛好,且重點問題你都已呈現在履歷表中。有可能問到附帶問題,如家庭狀況、求學過程…等,就請據實回答。如有感人的小故事,視時間是否許可,可以帶一筆。
談到父母、師長、朋友、學校、生長環境,注意人格與倫理的表達。亦即多說正面善意的部分,避免負面的批評,假設你對父母、學校都充滿敵意,別人會預測你可能對任何事物都容易不滿。
這不是建議口頭的敷衍,而是真正人生觀的提醒。(連老師小學1年級的小朋友,上餐館都知道不要作奧客。)
即使人生難免有逆境,避免流露仇恨、抱怨的情緒。但人們會更肯定包容、充滿感激、樂觀進取的態度。
十大求職面談問題
面試時,有些問題是公司面試人員常常會提出的,針對這些問題好好準備,在面試時也就不會啞口無言,無言以對了,下面就面試十大必考題做出分析:
(1)為什麼想進本公司?
這通常是面試官最先問到的問題。此時面試官就開始評斷錄用與否了,所以必須事先作企業研究。同時也建議大家先判斷自己去應徵的工作性質,是專業能力導向呢,或是需要溝通能力,其實現在市場多以服務為方向,所以口才被視為基本能力之一,所以在此時就要好好表現自己的口才,而口才較差者就務必表現出自己的專業能力即誠意,彌補口才不足的部分。
回答這個問題時,一定要積極正面,如想要使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希望能在相關領域中有所發展,希望能在公司多多學習等等﹔此時可以稍稍誇一下面試公司,但切記一定要誠懇,不然可是會畫蛇添足,得不償失哦!對於社會新鮮人的建議則是,由於之前沒有工作經驗,所以建議你可以坦承的說出自己的動機,不過用語還是要思考一下。
(2)喜歡這份工作的哪一點?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自然評斷的標準也會不同,但是,在回答面試官這個問題時可不能太直接就把自己心理的話說出來,尤其是薪資方面的問題,不過一些無傷大雅的回答是不錯的考慮,如交通方便,工作性質及內容頗能符合自己的興趣等等都是不錯的答案,不過如果這時自己能仔細思考出這份工作的與眾不同之處,相信在面試上會大大加分。
(3)自己的優缺點為何?
有許多面試官都喜歡問這個問題,目的是在於檢視人才是否適當,求職者的誠懇度等等,在這之前應該好好分析自己,將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列張單子,在其中挑選亦是缺點亦是優點的部分,在回答問題時,以優點作為主要訴求,強調可以為公司帶來利益的優點,如積極,肯學習是最普遍的回答,而缺點部分則建議選擇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或是上述那些模稜兩可的優缺點作為回答,這樣才不會使面試官太過針對缺點做發揮,造成面試上的困難。
如果說沒有缺點,人家會覺得你很驕傲,但如果你說的缺點,讓面試自不想僱用你,那一切都是白費!所以
我建議求職者說的缺點,以「不影響未來工作」為前提。所謂模稜兩可譬如說:「其實我不敢騎機車。」這個意思是人都有缺點,可是我的缺點跟這個工作無關;或是說:「我以前的個性比較容易緊張,所以當壓力來的
時候,因為我太想把工作做好,會讓我感覺緊張,可是這幾年也體認到
自己的個性,已經改進了不少,現在應該已經好多了。」我到底有沒有講自己的缺點,其實沒有,但至少已經給他一個答案了。
(4)對公司的瞭解有多少?
這時精靈飛彈準備的功夫就派上用場,將你之前所作的企業研究成果發揮出來!至少也要知道公司的產品是哪些,提供哪些服務等等,不然面試官一問當場傻在那兒就糗大了,所以一定要事前準備!
(5)對工作的期望與目標何在?
這是面試者用來評斷求職者是否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期望、對這份工作是否瞭解的問題。對於工作有確實學習目標的人通常學習較快,對於新工作自然較容易進入狀況,這時建議你,最好針對工作的性質找出一個確實的答案,如業務員的工作可以這樣回答:「我的目標是能成為一個超級業務員,將公司的產品廣泛的推銷出去,達到最好的業績成效;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一定會努力學習,而我相信以我認真負責的態度,一定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其他類的工作也可以比照這個方式來回答,只要在目標方面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6)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為何?
這是面試官用來測試應聘者對工作理解度的問題,藉以瞭解求職者只是基於對工作的憧憬或是確實的興趣來應徵這份工作,此時之前所強調的事先研究功夫又再度派上用場,建議你的回答應以個人的興趣配合工作內容特質,表現出高度的誠意,這樣才可以為自己鋪下邁向成功之路。
(7)你認為相關產業的發展為何?
這也是事前準備的功夫,多閱讀一些相關的報章雜誌,做一些思考,表現出自己對此相關產業的的認識,如果是同業轉職者,可強調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所做的個人見解,但若是初次接觸此一行業,建議採取較為保守的方式,以目前資訊所提供的資料為主作答,表現出高度興趣及誠意為最高指導原則。
(8)你希望的待遇為多少?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其實在目前,一般大型企業在招聘時就會事先說明基本底薪等等薪資待遇為何,而一般中小型企業有許多仍以個人能力,面試評價做作為議薪的標準,所以建議求職者可以利用現在網絡科技查詢薪資定位的相關資料,配合個人的價值觀,經驗,能力等等條件,做出最基本的薪資底限,這時建議無工作經驗者應採取保守的態度為準,以客觀資料作為最主要考量重點。
對於初次求職的人而言,謙虛學習的態度,是較有利的。可以詢問:公司有無核薪制度?如有,願按照公司規範。如無,期望比照業界平均標準。同時,可具體詢問公司的標準。
當然,如果發現公司薪資的標準,無法符合個人要求時,可以明確表達。
(9)未來生涯規畫為何?有無進修計畫?
宜表達希望長期在公司服務。未來公司如果有獎勵進修計畫,則希望有機會參與。
注意:這也不是「技巧」,而是真誠建議。現代社會實況,上一世紀的「終身聘雇」制可能已難實現,可能必會有異動。但因為任何工作若經驗少於2年,其實只是反映不穩定性,並沒有累積性可言。所以,很認真的找第一個有興趣、可長作的職務是很的。
同時,求職一定要從對方立場想。企業找你是「去工作」,尤其希望專心工作,不是當你的跳板、也沒有培養你的義務,所以避免講些與企業發展沒有直接關係的個人計畫。
(10)是否有在考慮其他工作?
(若是有,誠實回答)有,但希望以貴公司為第一優先。
其他可能的問題
如果是大公司,且有人力資源人員在場的面談,可能會發現你其他的優點。
願不願意接受公司內其他工作?
-先問工作內容,再回答。不宜不問就說「好」。
在兩岸經濟互動愈來愈頻繁的環境下,許多企業可能有在大陸工作的職務。
願不願意到其他地點工作?
-先問地點,並事先想好自己可接受的區域。
說說你的家庭?
大公司和專業成熟的考官,其實不大會把家庭放在優先問題中。一旦問了,有可能是「有希望」的預兆。
企業面試時詢問家庭問題不是非要知道求職者家庭的情況,探究隱私,企業不喜歡探究個人隱私,而是要瞭解家庭背景對求職者的塑造和影響。企業希望聽到的重點也在於家庭對求職者的積極影響。企業最喜歡聽到的是對家庭價值的重視,譬如:我很愛我的家庭,我的家庭一向很和睦,雖然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普通人,但是從小,我就看到我父親起早貪黑,每天工作特別勤勞,他的行動無形中培養了我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勤勞的精神。我母親為人善良,對人熱情,特別樂於助人,所以在單位人緣很好,她的一言一行也一直在教導我做人的道理。企業相信,和睦的家庭關係對一個人的成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遇到怪問題和不專業的考官
面談有可能遇到不愉快的情況,調查發現,超過四十九%求職者曾被面試官問及隱私,三十二.五%在面試時覺得被歧視。如以下報導: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2/today-life9.htm
雖然,面對這些奇怪面試官,求職者多選擇當「忍者龜」,願為五斗米折腰。逾八成會照實回答隱私,其中四十七%立即回答,另三十四.二%以為自己聽錯,會請面試官再重複一次題目,只有十五.四%拒絕作答,三.五%當做沒聽到,或答非所問。
統雄老師建議,以委婉表達問題與工作無關為宜。同時,仔細觀察考官的反應,如果發現考官有警覺失言的反應,就當成誤會。但如果考官不悅,甚至繼續有類似的問題,如果此人未來是你的主管,乾脆放棄也罷。因為工作以後是你未來每日主要的部分,要避免長時間的心情壓力。同時,在這種主管品質下服務,單位也很可能不易成長,自己的發展也有限。
可反問的問題
何時可接到進一步通知?
待遇標準與其他福利為何?
貴公司對新入公司的員工有沒有什麼培訓項目,我可以參加嗎?
貴公司的晉陞機制是什麼樣的?
企業會歡迎你對學習的熱情、對公司的忠誠度以及你的上進心。
離開
以一句話再度表達意願。
告別招呼並致謝。
特殊的面談問題
美國奇特考題
http://finance.yahoo.com/news/pf_article_1117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