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gital Aesthetics Cover Style Analysis and Design
電子書封面功能要件與設計
任何電子書封面,除了學術、公務刊物,不具美學追求的類別外,都應具備以下功能要件項目:
主圖
視覺識別系統
內容提要
發行時間或期號
視覺設計的4類主要建構元素是:統一向面的視覺結構、和視覺意涵(主題、故事),與變化向面的視覺動力、和視覺色彩。
變化構成元素是因應感官知覺、媒體形式而不同的。數位出版的封面設計重點如下:
視覺結構要強調:功能要件的分區規畫。
視覺與主題一致性、導引性…
畫面呈現:角度、光源、空間深度、前景與背景層次、畫面整潔性。
視覺意涵包括:主題構想:訊息、人事時地物、傳達的故事…
目的:視覺識別系統(通常包括標準字、標準圖)、主圖、插圖…
使用方式:圖文重疊、背景、圖示、出血…。
視覺動力要求靜態的畫面應有可刺激想像力的內在能量。
視覺色彩設計是否符合協調或對比目標。
風格感塑造成功之出版封面品析
範例:PC Home
統一建構元素:視覺結構
視覺結構包括:空間、時間、物件。
空間視覺結構
重疊3區:標準字區、主圖文區、出血三角區設計。
非對稱、高對比區域規畫。
頂端標準字與CIS(企業識別系統)區。
右上角出血破壞式提示區。
圖文整合主題區。
時間序列
主空間視覺結構具備一致性。
視覺主題具備一致性:影視明星。
視覺製作方法具備一致性:沙龍攝影。
視覺色彩設計具備一致性:上方2區:藍黃對比色;主題白底非對稱式對比設計。
物件配置
物件大小對比明顯,主從關係明確,重點清楚。
存在「看不見」的整齊線,具備緊湊性、畫面統一性。
標題文字很多,所以字體設計相對單純,可避免雜亂感。
點綴少數小型圖文框:多角形、斜矩形,創造破壞感,提高趣味變化性。
適度留白,不致鬆散,又有呼吸、從容之感。
統一建構元素:視覺意涵
總體視覺與內容呈現
是設計者期望讀者在閱讀文字之前,預先感受到的一項。
本雜誌的2大重點是:「電腦」與「軟性」。
在企業視覺識別系統(CIS)的標準字,最中心的「O」字造型為滑鼠軌跡球,配合光標,再加上有動感的光釆。
在標準字區,天線以電腦視窗呈現,也產生輔助情節說明。
以上合成非常「電腦」感的CIS。
主圖卻是「最軟」的影視明星,說明這不是給技術人員、不是給辦公室的電腦雜誌。
變化建構元素:視覺動力
以人物為主題的設計,視覺動力就展示在肢體語言上,手勢、線條都要有活力。
如果是特寫,眼睛、嘴型,甚至整個面部肌肉都必須有表情,即使不能以主觀操控的髮型、服裝,也能傳達動靜之感。
本系列的2位演出者,都能傳達出或活潑、或溫柔的視覺動力,中和了電腦的「硬」性格,是成功的表現。
在「圖示視覺動力」上,作為「對比視覺物件」,造型要小、要強烈,採用爆炸邊緣,是適格的設計。
變化建構元素:視覺色彩
以「紅、藍」為對比主色,展現感性與理性的並存,但又以黃色為輔助色,使得3原色到齊,有繽紛飽滿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大標題的視覺色彩就採用主色,少數作對比的就使用輔助的黃色。其他一律都是黑色、灰色,避免變成雜亂。
綜合而言,這項作品可以評為設計完整、成熟的作品。
高難度作品
範例:TOGO
物件愈多、整合-亦即統一與變化、協調與對比-的功力要求程度愈高。
本例在佈局、細節(如標準字之裝飾)上,技巧均極上乘。
秒訣注意:物件愈多,對比一定要愈強,即主圖與其他輔助圖的大小差別一定要拉大。
同一類型作品比較
與前述作品同屬「旅遊」類型,有部分類同理念,但設計技術就不夠細膩。如提示三角形,細節有粗糙之感。
簡單型作品
從簡-能精緻也可以。物件雖少,但視覺結構、意義訴求、標準字、視覺圖案主題與製作技術、視覺色彩系統,在統一與變化上,全部面面俱到且具細膩感。
如果太簡,也可在簡中求變化,如把視角旋轉90度。
當期各種雜誌封面:請品析
https://www.thekono.com/magazine_list
數位美學:繪畫篇範例
少司命與貞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