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實用美術作品品析
Contemporary Practical Arts and Visual Design Artwork Critique
實用與藝術並存的創作
現實與理想相輔的學習
在學院中教學不一定必須陽春白雪,學習藝術與設計,如果能發揮創作熱情,又能維持生計,實屬一舉兩得,學習成果充分生活化。
中華繪畫的基礎風格,分作工筆(寫實)、寫意(造境)2 大類。西方繪畫在古典時代以前,以寫實為主流,強調素描、透視等需長時間磨練的硬技法。但在照像術興起後,繪畫的寫實需求降低,寫意性、抽象性風格反而大為興盛。在網路時代後,素人級、即硬技法門檻較低的業餘畫家,也獲得了眾多發表的機會;加上數位美術工具,使得創作者在強調寫意、創意上,更容易發揮。
所以本系列的創作研究、教學,將以「寫意風格」、也是當代實用美術/視覺設計/繪圖美工的核心風格為主要對象。但並沒有輕視寫實作品、精純畫 Sublime Artists 的價值、與對人類心靈的啟發。同時,許多職業寫意、實用美術家的硬技法底子,也非常厚實。寫實與寫意,只是大方向的區別,表現上可有相當的重疊,並不能截然畫分。
當代實用美術/視覺設計/繪圖美工
﹦色彩色塊+幾何象徵+複合媒材
實用,也就是有商業價值。當代的商業美術設計,有幾項特點:強調色彩/色塊結構,造型幾何化、歐普化、象徵化、圖示化(與視覺識別系統設計領域結合),創作技術與媒材複合化。相應繪圖/美工手繪、自由的特性,足以作為後者的創作基礎理念。
當代實用美術作品品析,介紹:洪通 跨時空而通的素人畫家、Barry Kite 異常拼貼畫、Jeannette Guichard-Bunel 法國浪漫、Santosh Chattopadhyay 印度異情、Mike Butkus 數位色彩全設計與各種商業美術應用、Kellie Day 40歲開畫不晚。
本系列的創作研究、教學,雖以「寫意風格」為主要對象,並沒有輕視寫實主義(Realism),本系列也在必要之處,介述寫實風格的:達文西、達利,與近代的劉溢:魔幻現實主義_超寫實主義、冷軍:極端寫實主義、曾浩:敦煌元素再發揚、謝楚余:女性圖.西構東意。
洪通 跨時空而通的素人畫家
洪通(1920-1987),臺灣臺南人,又名洪朱豆,50歲開始學習作畫的素人畫家,1976年舉辦個展成為全臺焦點人物,受媒體炒作後,曾被譽為「東方的畢卡索」。
洪通畫作的元素充滿神祕的文字,與熱鬧、神幻、宗教信仰的意象,因此特殊風格,又被稱為「靈異畫家」,唯統雄老師並不同意此說。
因洪通早年做過乩童,故其繪畫中的黑臉媽祖、陣頭廟宇、布袋戲、歌仔戲人物、具道教符號的花草樹木等,實受過去生活背景的影響,亦可能與其乩童經驗的精神狀態有關,與其稱為「靈異畫家」,不如更是「民間信仰」、甚至是大中華文化在潛意識中啟發的畫家。
1972年南鯤鯓廟舉辦大型攝影比賽,洪通參加而未獲推薦。洪通不死心,將十多幅畫掛到南鯤鯓廟大樹下「展出」,意外得到國外攝影人士賞識,並在雜誌發表,從此嶄露頭角。
1976年洪通被安排赴臺北美國新聞處舉辦首次個展,隨即南下高雄大統百貨公司展出,掀起熱潮,其畫作被視為鄉土藝術圖騰。
在完全自然、偶然、與,洪通的畫作實現了:色彩色塊+幾何象徵+媒材複合的當代實用美術特色。
在色彩色塊方面,他所使用以原色為基調的艷麗色彩,雖可自民間色彩中找出源頭,但是他把這些色彩使用在抽象的造型上,無疑出於他個人直感的創造。而他用色的手法,多彩多姿,除了承認他潛在的色感之外,同時也說明了:跨時間、空間的人類創作相通行為。
在幾何象徵方面,整體結構與道教畫相似,分多層「天」「地」,與符籙籤詩花樣。洪通其實不識字,所以他的自創圖像字與文字畫,均是充滿自我意識,象徵人物、花鳥、樹木、船舶、飛機的符號。
在媒材複合方面,用色彩顏料,取材自然物,自行研磨混合,自製而成。材質除了紙、畫布、甘蔗板,也直接在牆上繪製。而技法上,會以雙手、雙腳、生殖器具等身體各部位輔以作畫。
上方這幅壁畫,可以是具當代實用美術 3 大特徵,跨時空而通的代表作。
洪通畫中的簽名更是一絕,以下是畫作「遊」,左下是人形簽名:洪通,再下方有鈐印:洪通之印。他有時除簽下洪通外,還畫出洪朱豆,簽出的圖樣各有不同。
洪通熱潮期間,藝評家陸蓉之曾撰〈臺灣樸素藝術的美學〉說:「臺灣地區對『樸素藝術』名詞的認識,恐怕要歸功於洪通的崛起。」。
不幸的是,洪通不願賣畫,經濟生活始終不佳。媒體消費了洪通後便視如敝屣,洪通晚年的窮困境遇亦未有人實際伸出援手,終於被大眾遺忘,窮困終老。
Barry Kite 異常拼貼畫
Barry Kite 大約出生在 19450 年代的美國畫家,自稱屬於異常藝術 Aberrant Art 的拼貼畫派 Photo Collage,應也算普普拼貼畫技的一支。
他特別擅長的是將著名古典畫,加入當代社會元素,重新組合拼貼,模擬重大事件,或創造新故事,如「蒙娜麗莎與梵谷」系列,便十分具有代表性。


Jeannette Guichard-Bunel 法國浪漫
Jeannette Guichard-Bunel (1957)是法國女畫家,是具備「以色彩為導向的繪圖/美工 創作設計流派」特徵者之一。
她作品的特色,幾乎可以反映此流派,在歷史上每個階段的累積訴求。其「仕女系列」,有強烈融合性的風格感。
而她官網對作品的分類,也顯示了與商業設計的密切結合,以及商業視覺設計有以色彩為優先的取向。
Santosh Chattopadhyay 印度異情
Santosh Chattopadhyay (1977) 是印度中生代畫家,也是具備「以色彩為導向的繪圖/美工創作設計流派」特徵者之一。
他作品的特色,幾乎可以反映此流派,以原色、彩虹色為核心的創作;而加入了印度風情與凸眼人物的風格,能在國際繪畫市場立足。
Mike Butkus 數位色彩全設計與各種商業美術應用
Mike Butkus 的作品,可反映數位色彩全設計 Color Comps 的範例,將原始圖片作各種色彩、光線的調整、改變、與更多數位特效後製處理。
他也展示了各種商業美術應用,包括:影視海報、動畫遊戲、角色設計…等等。圖為他為演員兼歌手 Jack Black,所設計的系列造型。
Kellie Day 40歲開畫不晚
Kellie Day 的作品,就「TX 知識美學」觀點,其實大約就在水準邊際。但還是在此介紹,主要是強調如果把繪畫作為興趣、修養,從拼貼、普普、多媒材入手,40歲開畫不晚,仍然可以有水準作品、甚至可以維生。
寫實主義
本系列的創作研究、教學,雖以「寫意風格」為主要對象,並沒有輕視寫實主義(Realism),本系列前述也在必要之處,介述過具寫實風格的,如達文西、達利的作品。
寫實主義並不是單純的記錄和復制,畫面經過畫家的主觀處理,將明暗色調等進行再創造,融入了畫家的思想和情感。描摹的物件只是一個參照物而已,不會被人工複製所取代,不只是照片記錄,而更有創作者的獨特「意涵」。
寫實主義又包括:超寫實、且極端寫實主義(Extreme Realism)的作品。超寫實是用寫實的技法去「寫意」,工筆的結構、抽象的意涵,如達利等。
在作品品析文末,進一步介紹中華的各類寫實主義(Realism)的作品。
劉溢:魔幻現實主義_超寫實主義
劉溢1957年出生於天津,1978年文革後第一批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1989年北京民主運動後,創作反政府的漫畫而逃亡海外,1991年移居加拿大多倫多,曾被稱為加拿大藝術家十傑之一,2008年再回國定居。作品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實則為超現實主義與波普主義的混合分支。
《搓麻將的女人》影射臺海風雲?
劉溢 1 幅作品《搓麻將的女人》,被認為是影射臺海風雲,在華人社會掀起類似「達文西解碼」的熱潮。
1 背景:陰雲密布,2008年的台海局勢撲朔迷離,陰雲密布。畫的左上角畫像,有孫中山的鬍子,蔣介石的光頭,毛澤東的五官,它象徵著中國上一百年的歷史。
2 主畫面:4個成年人在開賭局,這是東亞地區的麻將賭盤,1個小女孩在場外。
穿衣服的是美國,左邊的是日本,背對畫面的是大陸,躺著的是俄羅斯,站著拿刀的小孩是台灣,實際上是4個大國在玩,台灣不是參與者。
3 賭局的布局:中美是真正對賭,日俄是配角,實際上是政治的博弈。
4
衣服:4個人身上的衣服代表實力,除了美國之外三方都光著上身,暗示實力弱於美國。美國上身齊全,下身裸體,在檯面上實力最強,而台下一絲不掛。大陸在檯面上一絲不掛,在檯面下實力卻華麗,日本整個一絲不掛,沒任何實力,而俄羅斯也是只有一個遮羞布。
5
神態和動作:中國背對,看不出神態,已經槓了東風--中國崛起,還背地裡耍千,藏著2張牌,手勢反映是和俄羅斯串通得到的,所以俄羅斯的牌少了一張。日本只看自己的牌,很投入也很滿意,自我感覺良好,不知道自己只是陪打。俄羅斯躺倒把腿搭在美國身上,明裡和美國有瓜葛,暗裡卻給中國遞牌,而且是相公,代表俄羅斯無關輸贏,樂觀虎鬥。
美國的神態在看著台灣,不太關注牌局,而且雙手放頭後伸懶腰, 表明美國自信必贏。
6 台灣:台灣嚴重關注賭局,但僅能在旁端水果盤子,只插花都已經快脫光了,手拿小刀也有想保護自己。她看見了什麼,想和美國交換眼神。
台台灣的衣服是中國式的,暗示台灣才是中華正統. 大陸只是在身上有鳳凰的紋身之輩,下面穿西洋蕾絲, 代表大陸外在西化的趨勢。
這局可以是最後一局,也可能是新的一局的前奏!
不過,劉溢自己解釋,這些解碼“出乎意料”,他只是當在加拿大聽到大陸申奧成功時,在熱情的驅使下為此創作,由於奧運會英文是‘OLYMPIC GAMES’,申奧成功,也代表大陸加入了‘GAMES’,而在畫中用中華特有的麻將代表了‘GAMES’,畫下了原名《2008 Beijing》的油畫。因為很快被一名美國藏家買走,就再創作了同主題的《搓麻將的女人》。
對於網友的諸多假設,劉溢說,“看他們的評論,手心直冒汗。”在他看來,議論是對是錯不重要,猜測是真是假已無關,“關鍵不在於別人怎麼解讀,在於別人願意解讀!”
貴妃醉 "久"
劉溢另 1 幅代表作「貴妃醉 久」,反映了他所謂魔幻現實主義的特徵。。
冷軍:極端寫實主義
本系列的創作研究、教學,雖以「寫意風格」為主要對象,並沒有輕視寫實作品,故也在作品品析文末,順便介紹寫實、超寫實、且極端寫實主義(Extreme Realism)的作品。



寫實主義並不是單純的記錄和復制,畫面經過畫家的主觀處理,將明暗色調等進行再創造,融入了畫家的思想和情感。描摹的物件只是一個參照物而已,不會被人工複製所取代,不只是照片記錄。
極端寫實作品是在沒有高解析度影象技術之前,畫面比照片更要求絲毫畢現,形象精緻入微。
冷軍的極端寫實講求以掃瞄式的逼近對象,尋找體會細節,局部深入,整體觀照。表現了畫面來源的生動性、豐富性和可靠性,以及可激發觀賞者心理回應的行動,一年只創作一幅極端寫實的作品。
杜甫詩:「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詮釋了寫實要有靈魂,作品要能表現「有氣」、亦即生命,到達「細而不膩,逼真而又非真」的地步。
2007年冷軍畫了一幅震驚中國美術史的肖像畫《肖像之相—小羅》(如下圖),除了在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覽中獲得畫院獎,2010年在一次拍賣會中,以3136萬人民幣被一位藏家拍下,成為大陸藝術作品拍賣的一項紀錄。這件作品可以給觀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的張力,心靈受到震顫。小羅後來成為冷夫人。
冷軍(1963~)大陸四川人,1984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漢口分院藝術系,現任武漢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是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最具代表性的畫家。
曾浩:敦煌元素再發揚
曾浩,七十年代出生於四川,祖籍梅州。中國靈性畫派創始人,現為中國佛教油畫院院長,敦煌系列作品呈現深遠、靈動、法喜、禪妙之特質。
融合了敦煌元素以及西方的古典意涵與技法。
http://slide.collection.sina.com.cn/slide_26_16418_6877.html?img=24227#p=1 http://www.zhdhart.com/index.php
謝楚余:女性圖.西構東意
順帶介紹另一位以女性圖著稱的大陸畫家:謝楚余,古典寫實畫。
他最大的特色是,在「結構-意涵」上,許多結構有來自西方啟示之感,但在意涵上卻能表現所謂東方、其實是中華風味,而且是在歷史不曾存在過,但被他創造出好像存在過的影象。
數位色彩系統與數位調色盤
色彩心理學
TX選色與四大配色定律
數位繪圖/數位美工設計
色彩設計實作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