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影象處理軟體應用簡介
Introduction to Imaging Processing Software
本項講義從數位美學觀念介述數位繪圖/數位美工設計,兼及數位影象處理軟體應用簡介,目標包括:
1.上接數位色彩、數位調色盤、數位配色與當代實用數位繪圖/數位美工設計的綜合應用。
2.介述數位影象處理軟體的介面、工具、與效果應用,以PhotoImpact為例。
3.依據圖片檔案的類型與影象的類型,介述各種進階實作技巧。
數位繪圖/數位美工設計建構=
視覺設計4元素 +
繪圖/美工建構4元件
美學可建構元素是因應感官知覺、媒體形式而不同的。
數位繪圖/數位美工設計是視覺設計的一種,同樣應用視覺設計建構4元素:統一向面的視覺結構、和視覺意涵(主題、故事),與變化向面的視覺動力、和視覺色彩。
數位繪圖/數位美工的媒體變化建構元件包括:自由造型-筆應用‧幾何造型-輪廓應用‧填充-色彩/物料應用‧特效,同時要注意檔案格式與解析度。
建構元件:自由造型-筆應用
以「點矩陣技術」造型的工具,作為自由繪畫使用,包括各種繪圖工具筆。
建構元件:幾何造型-輪廓應用
以「向量技術」塑造具規則幾何造型的工具,可繪製平滑幾何形狀,包括輪廓繪圖、與貝茲曲線選取工具等。更是從事現代「歐普藝術」風格創作的必備特殊元件。
建構元件:填充-色彩/物料應用
填充物件是指在輪廓中填充色彩或材質。這項元件在色彩設計的技巧,可以廣泛應用到其他相關工具,作為「當代實用繪圖/美工 創作設計」的元件。
建構元件:特效
將在未來各種進階實作單元中陸續介述。
數位影象處理/動畫軟體選擇:
PhotoImpact 為主‧Photoshop 為輔
數位影象處理軟體就名氣與歷史而言,曾經以 Photoshop 知名度最高。
而統雄老師「問題解決式學習方案」下的教學工具選擇策略是:
工具獨立性,
工具環境可供性,
工具個人應用性,
工具彈性發展性。
希望達到學文創‧不只是學軟體的目的,所以選擇 PhotoImpact 作為教學工具。
臺灣的資訊產業偏向硬體生產,而友立資訊1996 問世的 PhotoImpact 是軟體業中極少的臺灣之光,而也因為不凡的成就,在 2006 年後,被美國 Corel 集團併購了。
PhotoImpact 與 Photoshop, Corel Paint 並列為高階影象處理的三巨頭,使用自行開發的 ufo 系統格式存儲,有些繪圖支援功能還超過 Photoshop,且提供動畫製作功能,價格卻遠低於 Photoshop。
美國版的 X3 版之後,其國際評價已大幅提升、與PS 和 CorelDRAW 成為三巨頭,而價格也大幅提升了。
人類取用行為中,會發生「遠來的和尚會唸經」現象,也再一次實證。
PhotoImpact 12 的問題與解決
PhotoImpact 12 是臺灣品牌最後1版,賣到美國後功能並沒有顯著增加,只是介面略有改變。
PhotoImpact 實作檔案
PhotoImpact 實作教材檔案,影象處理為 Exercise_12.exe ,動畫為 Exercise_8.exe。
Exercise_8.exe/ Exercise_12.exe
可以到統雄老師提供的工具頁下載:
http://tx.liberal.ntu.edu.tw/Tools/Image/Exercise/
這是自解執行檔,激活方式:
Exercise_8.exe:安裝後,參照 SN.txt 輸入激活碼。
Exercise_12.exe:安裝後,點擊 _open 激活程式。
PhotoImpact 無法開啟 .ufo 檔案
有些版本 PhotoImpact 無法開啟 .ufo 檔案。
upi12_patch_(tc).exe
友立資訊曾提出 upi12_patch_(tc).exe 修補程式,解決這個問題,建議使用PhotoImpact 12 以下,一定要安裝執行。
但由於友立資訊的易手,官網上已經沒有這個檔案,可以到統雄老師提供的工具頁下載:
http://tx.liberal.ntu.edu.tw/Tools/Image/Exercise/
將以上檔案加入 Exercise_12.exe 所建立的目錄中,再點擊執行。
媒材補充檔案
http://tx.liberal.ntu.edu.tw/Tools/Image/Exercise/
下載 PExercise20.exe 後,自解,再加入 C: Program Files(x86)\Ulead PhotoImpact 12 資料夾
工具獨立性教學法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PhotoImpact 重點輔助教學
本系列講義採用「工具獨立性教學法」,以實作應用之「程序工程」需求設計,並非以軟體為中心的功能編序式教學,所以在設計、技術上並不受與 PhotoImpact
軟體限制;同時,由於 Photoshop 的流行,也作為本課程的重點輔助教學工具,如果有兩者在使用上差異有應注意之處,會提供「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節,以資參酌。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的比較,在絕對價格上,PS 壓倒高;在使用便利性、直覺性上,PI 壓倒勝,因為 PS 考慮許多細節的處理,使得許多處理程序較繁複,,亦不直覺。但在性價比/CP值(price–performance ratio)上,則視設計報酬的市場價格而不同。如果當前國內市場,一般沙龍照、商業照在1000~3000之間,PI 的 CP 值優勢明顯。但如果能夠拿到美國好萊塢、Lady Ga Ga 級的巡演海報設計,1張 50 萬元起跳,當然就要使用 PS。
當前在網路上看到的一般 PS 作品,其實 PI 都作得到,如果真是用訂價承租 PS,其實划不來。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的介面與設定,有過半比例相同,更多比例類似。在本系列講義中,遇有重要差異,將用以下標題提示。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PhotoImpact 應用基礎篇
PhotoImpact 應用基礎篇包括:介面介紹、重要設定介紹、開新檔案、筆與幾何型的創作。
介面主要區域
〉視窗
列出各區域與其名稱,由上至下為:
一般工具列
命令列
屬性工具列:配合「左側工具箱」中各工具變換。
右側面版管理
左側工具箱
可以使用工具箱來選取物件、製圖、繪圖、剪裁影象和您專案的其他工作。工具箱的某些工具包含一個可顯示更多工具的副功能表。若要存取這些工具,請按工具按鈕右下角的三角形圖示。
優先常用工具
基礎5工具應用:
1. 挑選工具與移動物件
2. 選取工具:選取影象上的特定區域
3. 輪廓繪圖工具:幾何造型:向量類型
4. 繪圖工具:各種筆,自由繪畫:點陣類型
5. 填充工具:在輪廓中填充色彩或材質
6. 前景與背景:前景與繪圖工具的色彩相同。背景與底色-即「基底影象」的色彩相同。
開新檔案與創作
〉檔案
〉開新檔案
〉開新影象
影象類型
影象類型包括:黑白、灰階、16色、256色、和全彩。
通常選擇全彩。
底色/基底影象
「單色」 將底框色彩設成白色。
「自訂色彩」 將底框色彩設成您指定於色盤內的色彩。按一下色彩方塊,即可開啟「友立色彩選擇工具」,或按滑鼠右鍵來開啟其他的色彩選取工具。
「背景色」 將底框色彩設成目前指定於工具箱內的背景色彩。
「透明」
透明背景將在新的影象中顯示成棋盤狀。您可以使用「檔案:偏好設定:一般」對話方塊來自訂透明背景的格線大小與格線色彩。按一下「PhotoImpact」類別底下的「透明度」可開啟「透明度」選項。
注意:選取「透明背景」將會隱藏基底影象,您可以選取「檢視:基底影象」
來顯示基底影象 [Ctrl+F5]。
本選項通常是為設計透明背景之 gif 圖示、或動畫的畫格。
物件
在基底影象上繪製、選取複製、或從其他圖片複製而來的影象,都是物件。
物件被選取時,會出現物件動態邊緣。
解析度
作品為網頁:72 dpi
作品為紙類印刷出版:200 dpi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在 Photoshop 中,物件稱為「圖層」。在「圖層面版」選取後,必須先點圖層,出現虛線,再按 Ctrl 才看得見選取物件的邊緣,取消則必須 Ctrl + D;或按 Ctrl + T 編修,才看得見邊緣,處理較不直覺。
Photoshop 選擇物件後,必須在「圖層」上,滑鼠點選欲選物件,再 + <Ctrl>,才會顯示選取區,非常不直覺,要特別注意。
Photoshop 之「建立新圖層」圖示,預設為透明。
如果要加「顏色」,或作「混合圖層」,或填滿中間調(50%灰)以便後續加亮等,則必須:
Alt + 「建立新圖層」圖示
在 Photoshop 中,基底稱為「背景」。在
〉圖層
〉影象平面化
是指所有物件合併到基底。
Photoshop 的工具箱:
繪圖工具實作
建構元件:自由造型-筆應用
選擇「筆刷」,隨意繪製線條與輪廓。
面板應用
顯示面板:通常以 2px 作為繪製線條練習。
建構元件:幾何造型-輪廓應用
〉路徑工具
包括幾何形的填滿與輪廓
選擇「輪廓工具」,隨意繪製幾何型線條與輪廓。
選擇「線條與箭頭工具」,練習線條與箭頭使用效果。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路徑工具
PhotoImpact 的填滿與輪廓,圖示很清楚。
Photoshop 的幾何造型稱為「形狀」,屬性設定在 CC 版前,非常困擾。其預設為填滿,若要繪輪廓,設定為:
形狀工具列:
〉形狀:形狀
〉填滿:無色彩
〉筆觸(應係「輪廓」):純色;再〉選取顏色
又,除了正幾何形外,少數外形範本,如畫框:
形狀工具列:自訂形狀工具
智慧型物件
在 Photoshop 中,「智慧型物件」即為「向量圖層」。除具備向量不失真特性外,所有「智慧型特效」均是外加,可以刪除,而不損及原稿。
選取工具實作
選取工具種類
PhotoImpact 的工具箱中提供了標準選取工具、套索工具、魔術棒工具、貝茲選取工具 4 種選取工具。
標準選取工具:框選基本對稱幾何區域,如矩形、正方形、橢圓形及圓形。
魔術棒工具:自動選取影象中色彩相近的區域,應用範例如連結。
套索工具與貝茲曲線選取工具,都是選取多邊型、不規則形狀,詳細說明如連結。
使用「標準選取工具」,選擇部分區域移動。
配合頂端「剪裁工具」、按右鍵的各種選取選項,綜合練習。
選取工具屬性
測試「標準選取工具」的各種屬性,如形狀、柔邊(範圍:0-150)…等。
模式
由左至右分別為新建、加入、減掉 3 種模式。新建模式只能建立 1 個選取區, 如果您再選取第 2 個區域, 前一個選取區便會消失。加入模式可以在影象中建立多個選取區 (同形狀或不同形狀), 如果選取區有重疊的部分, 則會合併成一個聯集的區域
柔邊
可以讓選取區域的邊緣「霧化」, 邊緣看起來較不突兀。柔邊是以像素為單位, 預設是 0 表示沒有柔邊效果, 最大可到 150。在設定柔邊之後, 選取區的邊緣會變得比較朦朧, 而且柔邊愈大則霧化程度愈明顯。
柔邊效果,是自邊緣起,上下左右各半「霧化」,譬如設 20px,則上下左右各「霧化」10px。
固定
勾選此項, 可直接指定選取區的大小 (以像素為單位), 之後只要在圖片上按下滑鼠左鈕即可產生指定大小的選取區。適合用在需要裁剪出相同大小的圖片時。
百分比
控制選取物件的檢視尺寸。
移動圈選框鈕
在選取好範圍後, 若想針對選取範圍進行移動, 必須先按下此鈕再拉曳搬移選取範圍, 例如以標準選取工具選取圓形或橢圓形時,
常常無法一次就精確地選定影象中的特定物體, 此時可在框選完後, 按下移動圈選框鈕, 將圈選框搬移到正確的位置上。
若沒按此鈕就進行搬移, 便會將選取範圍轉換成一個物件。
保留基底影象鈕
當選取範圍變成物件後 (例如移動選取範圍), PhotoImpact 預設會選取此項, 表示選取範圍的基底影象會保留;若取消選此項, 則基底影象中的選取範圍將會以背景色取代。
在物件上選取鈕
若要在物件上建立選取範圍, 必須先按下此鈕, 否則會變成移動物件位置。
剪裁鈕
可以將選取區之外的影象裁切掉, 只留下選取區的部分。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剪裁鈕/裁切鈕
PhotoImpact 的剪裁鈕,Photoshop 譯為裁切鈕。
PhotoImpact 的剪裁鈕,對最後圖層剪裁,並不會影響該圖層先前編輯過程中留底的畫面。
Photoshop 的裁切鈕,其屬性列有〉刪除裁切的像素〈選項,應取消勾選。如果預設即為有勾,或不小心勾選,將會裁切掉先前編輯過程中所有的圖層,非常危險!
柔邊/羽化
Photoshop 之「柔邊」,PhotoImpact 稱為「羽化」,是影象重疊的重要功能。
百分比/放大鏡
Photoshop 之百分比屬性,和工具箱之放大鏡,作用差不多。但 PhotoImpact 的百分比顯示在狀態列的左下方。
使用放大鏡,向右變大,向左變小;在放大鏡模式下,如要移動位置,可同時按〈space〉後拖曳。
標準選取工具的形狀
選取選取區的形狀:形狀分成矩形、正方形、橢圓形及圓形, 您可依需求來選擇。若選擇矩形或橢圓形, 除了可以拉曳形狀的大小外, 長寬比例也可在拉曳時調整。
圓形應用
使用圓形或橢圓形狀來建立選取範圍時, 你可以如下圖假想選取點的起始位置, 也就是從圓形上方與水平線的切點 (X 點) 往左延伸, 和圓形左方與垂直線切點 (Y 點) 往上延伸的相交原點處 ( O點)。
選取限制
選取工具只能選取基底影象上的區域。
如果基底影象上有其他物件,而想連物件一起選取時,必須在「基底與物件合併」的條件下,才可使用。
〉物件〉全部合併
套索工具與貝茲曲線選取工具差異
套索工具與貝茲曲線選取工具,都是選取多邊型、不規則形狀,但工具原理、技術,與效果不同,可以去雜,也可以去背。
套索工具
套索工具又分為2種:
套索工具(預設):就是自由手繪選取區。
智慧型套索工具:是以「色彩原理」相關諸條件,作為辨別選取區的依據,可以自動選區色彩區分的邊緣。
套索工具應用範例
在去背時,有時去背的較快速工具會有細節上的疏失,通常可優先使用套索工具,加減選取區,作去背的去雜。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智慧型套索工具 V.S. 顏色範圍選取
在 Photoshop 中,與貝茲曲線選取工具類同者為「顏色範圍」選取命令,因設定條件比 PhotoImpact 多,較有優勢。
〉選取
〉顏色範圍
〉顏色範圍
貝茲曲線選取工具
貝茲曲線選取工具是以「貝茲曲線(Bézier curve)」方法,將多邊型各點之間的直線,轉化為「最柔和曲線」(如圖例)的計算方法。同時,以向量方式表現。
任職於法國雷諾汽車Renault 的工程師皮埃爾·貝茲(Pierre Bézier),於1962年發表了貝茲曲線,作為對汽車主體設計的方法。現在已成為影象處理、電腦圖學、電腦輔助設計/建造( CAD/CAM )的重要工具。這個方法也可以設計 3D 物體,所設計的曲線平面,稱為貝茲曲線平面(Bézier surface)。
貝茲曲線選取工具應用範例
選取平滑多邊型,可優先使用貝茲曲線選取工具,如去雜。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貝茲曲線選取工具 V.S. 筆型工具
在 Photoshop 中,與貝茲曲線選取工具類同者稱為「筆型工具」,又有幾個子工具。由於設定條件比 PhotoImpact 多,在處理複雜曲線時有優勢。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在 Photoshop 中,與 PhotoImpact 「智慧套索」類似的,有另一種選取:
〉選取
〉顏色範圍
以滴管在原稿上選取
〉朦朧:調整「朦朧桿」,至全部選取區呈白色。若有雜點,事後由遮色片、筆刷處理。
〉「調整」面版
〉色相/飽和度
下一步-建構元件:數位調色盤與繪圖影象工具應用
數位色彩系統與數位調色盤
色彩心理學
TX選色與四大配色定律
數位繪圖/數位美工設計
色彩設計實作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