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覺識別標幟系統 設計思想演變
Evolution of Visual Identity System Design
數位出版/網路文創:識別標幟系統篇-知識美學/數位美學之建構方法
視覺識別標幟系統的觀念,自有人類社群組織出現便已發生,最原始的型式就是圖騰 Totem,是將某種動物、自然、天文或想像物體視作與本氏族有特殊關係的崇拜行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大約出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圖騰 Totem 一詞雖來自西方(對美洲古文化的研究),但在中華的商周遺跡中,已有圖騰 Totem 現象的具體存在,所以是一種跨文化的人類行為。
當前數位美工的最常應用就是視覺識別標幟系統,通常包括:標誌 (Logo, 標準字+標準圖案)、橫幅 (Banner)、縱意橫幅 (Web Doodle)、導覽 (Navigation),各式用途之系統化圖案、甚至衍生物品,如:圖示、卡片、貼圖、票證、文具、飾物、服裝…等,在縱意識別觀念興起後,識別系統物品又納入了各種年節禮品設計、在地紀念品設計,甚至由日用品延申到食品,如月餅設計。目前最ㄏㄤ的就是貼圖設計,而以標誌 (Logo)為系統中心且能具備「識別占有性」。
風格元件、風格物件
既為「系統」,各物品上必然會包括具「統一向面」的風格元件、風格物件。風格元件與風格物件都是建構風格的材料,只是風格元件結構比較完整,譬如標誌 (Logo)或其變形;而風格物件只是一個、或幾個具備一致性、聯想性的零件。
在網路識別標幟系統中,就應用目的還可簡分為:布景主題、圖示、與特用類型,其在達成主題性、系列性的要求相同;但在組合方法、與創意技術上,會因專用目的而有不同,介紹幾項範例如下:
網站視覺識別:布景主題‧橫幅導覽‧風格元件設計
VIS: Web Theme, Banner, Doodle, Navigation and Style Elements Design
網站視覺識別:圖示‧專用圖示‧多元圖示‧風格物件設計
VIS: Icons, Personal Icons, Creative Symbolic Icons and Style Objects Design
多元視覺識別:個人化社交卡‧貼圖‧票證‧禮品設計
VIS: Social Cards/Stickers/Tickets with Personal Visual Identity Symbols Design
在網路時代,個人化媒體得以生存發展,又誕生了個人網路識別標幟系統,而其中物件,有些需具備固定規格,以下將以統雄老師的「統雄網群識別標幟系統」為範例介紹相關物件。
本系列同時介紹識別標幟系統設計的2大技術:「變形技術」與「反相技術」,並以國際上著名的識別標幟為範例。
Identity System(IS) used to be considered as simple as an logo. Nowadays, it became a series of symbols and objects to be designed.
I am going to demonstrate designs for 2 different files.
Banner with an IS for gif file.
Logo for jpg file.
Though gif fi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small and with transparent background, it suffers with its limitation of colors and the capability of modification.
I advice to use jpg file for advanced modification before to transfer it into gif file, if it is necessary. (For example, you need gif files to render animated graphics.)
See Advanced Skills of PhotoImact for more tips.
VIS 設計演變
由繁複而入簡約
視覺識別標幟系統 VIS 設計思想演變趨勢,就是「由複入簡」,如以下的例證:清末金龍旗、北洋十二章、中華民國青天白日、美國遊騎兵團盾章、美國職籃識別標誌演變…等。
視覺識別標幟系統的進階主題,則包括:
網路時代視覺識別系統
通用符號與規格
Core Logo 核心標誌
Favicon 網站識別圖示
標準圖案設計實作
元件設計師
標準字設計與文字工具
造型家族:變形‧扭曲
Logos of Modern Chinese
中華近代識別標誌
中華近代標誌的演變,也恰巧可以反映識別系統設計思想的改變。
![]() |
清末金龍旗設計分析:圖畫式,古典設計思想主流。結構與意涵:黃底藍龍戲紅珠圖。 黃龍旗初為軍旗,呈三角形。1888年(光緒14年) 經慈禧太后選定為大清國旗,也是中華史上正式確立的第一面國旗。 「黃」本義為「光」,黃帝就是太陽光明的化身。據五行學說,中央屬土,黃色,自唐代起黃色成為帝王專用色。龍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物,自稱龍的傳人,先祖都神化為龍的形象。 |
![]() |
民初北洋政府國徽:十二章設計分析:圖畫式,古典設計思想。結構與意涵:中國古代禮服上常見的十二種花紋。 十二章是歷代服制,天子十二章,按品位遞減。日本、朝鮮禮服也跟進。 其中華蟲是雉雞,即鳳凰。宗彝是古代宗廟祭把所用的酒器。 藻取潔淨之意。 粉米是白色米形花紋,取有所養之意。黼是黑白相間如斧形的花紋,取割斷、果斷之意。黻是黑青相間的如兩弓相背形的花紋,取其辨別、明察、背惡向善之意。 |
![]() ![]() |
中華民國國徽:青天白日
|
![]() |
美國陸軍第75遊騎兵團章
|
![]() |
緬甸軍政府國旗設計分析:大結構類似中華民國國旗,主標誌有大陸 5 星意涵。1962年-1974年,為吳尼溫之軍人獨裁統治,確立一黨專政,實行緬甸式社會主義,並排華、排印。 |
50 大著名識別標誌演變‧前後比較
www.boredpanda.com/ 曾經選出50 大著名識別標誌演變、與其前後比較,大體趨勢都是「由繁複而入簡約」。
除了該網站自己的作品外,實質第一名,就是前章介紹過的 Apple 蘋果。
前章介紹過的其他幾個識別標誌,也因所見略同而入列如下。
簡化為單一標準字、或標準圖
Canon 於 1933 創辦時稱為 KWANON,音近日文 かんのん,意思是觀音,期許如觀音大士創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相機。 當時的標準圖,是典型的圖畫式設計,標準字則設計成火焰形象,後來才簡化為「Canon」。
IBM 於1888成立,原名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 (CTR) 計算列表紀錄公司,當時的標誌是圖案式組合,除了 CTR 3個字外,並加上圖形顯示售賣電子計時設備、打孔製表機、打卡紙帶。1924年才改名為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IBM,新公司還是採用圖案式設計。
1946 設計師 Paul Rand 使用了3個字母 IBM的 Logo 設計,是為「極簡」造型的先驅,被認為帶動了1950年代後設計的方向。但 Paul Rand 還是不滿意,他自評這三個字母 看起來有的粗有的細,很不協調。終於在1972年再修改,以 8 條紋建立起了視覺的平衡,同時產生了節奏感的視覺動力,主色為藍色,則代表了科技的理性。
1881年建立的 Eastman Dry Plate Company 伊斯曼乾版公司,於 1907 改名 Eastman Kodak Company 伊士曼柯達公司,並推出以 EKC 組成的圖案式商標。2006年,柯達一連串業績下滑危機,只能結束相機業務,並且力圖尋求新的利潤來源,而改為全標準字的 Logo。
不過柯達於2016又捲土重來,新標準卻是回復他們上一代、也就是巔峰時期的圖示式設計,這也是設計史上少有的「復古」行為。
由圖畫式而圖案式‧由圖案式而圖示式
原設計之元件、細節簡化
原始設計風格定位沒有巨大改變,但將建構之元件、細節簡化,同時也調整各種視覺元素。
Disney 除了刪除原有的 Walt 之外,原始的黃色,通常不是優先的第一主色,所以換成黑色,並且達成「色彩獨立性」,提高了特定變化使用的便利性。
Snapchat 將細節刪除,並取消背景漸層。
Visa 刪除2副色區塊,但標準字加上微漸層。
強化結構、意涵、質感
在強化結構方面,企業組織幾乎都有往「幾何感」發展的趨勢。
Shell 與 Bored Panda 原來都是手繪設計,個性比較趨向個人(individual),而幾何造型較易表現質感,也較有組織、公務的性格。
CocaCola 的原始標誌,幾乎稱不上「設計」,只是平凡的市售字。因此改為有歡樂意涵,結構、動力、色彩,均能呼應的當前標誌。
強化動力
Walmart 已在前章介紹,當然除了強化動力,也強化了標準字、色彩對比。
Pampers 也是由幾無設計,針對主要客戶改為有童趣的標準字,並以「愛心之光」強化動力。
強化「特殊系統應用」需求
以下:Volkswagen、Audi、Mazda 都是汽車,也不約而同,改用了具備:立體結構造型、圓形流動意涵、科技銀色的設計建構物件。
強化國際化
Nintendo 由漢字改為英文,應是以國際化為主要考量。
但近20年來,在國際設計上,漢字其實逐漸有被認為是具設計潛力的物件。
NBA Logos' Evolution 美國職籃
聯盟識別標誌演變
NBA 美國職籃聯盟識別標誌,自1969制定後,歷48年,只在2017演變過一次。
而組成標誌的 3 物件中,只改變了 2 項?請問是哪 2 項?效果如何?
新標誌也發揮了更多「標誌的組合功能」。
各隊識別標誌演變
美國職業籃球 NBA 各隊識別標誌,除了1隊,各隊均曾經改變。
除了火箭隊的最新標誌有圖示意味外,其餘都是圖案式,或圖畫式。
演變過程中,可以看出有:由複入簡,以及由手繪感往幾何感的趨勢。
只有芝加哥公牛隊的識別標誌、與標準色:紅色,從來沒有改變過。第一次抉擇,很重要!
Batman Logos' Evolution for 80 years
蝙蝠俠80年來識別標誌演變
美國蝙蝠俠80年來識別標誌多次改變,讀者可以評論其設計理念演化的結構、意涵與效果嗎?
腾讯識別標誌演變與其組合應用
网易識別標誌演變
個人網路識別標幟系統:物件規格與範例
創意標幟範例
識別標幟系統與標準字實作
參考連結
標誌設計 http://www.thelogofactory.com/logo-design-tips/
全球最佳品牌標誌 http://www.interbrand.com/en/best-global-brands/best-global-brands-2008/best-global-brands-2011.aspx
全球最佳零售業品牌標誌 http://www.interbrand.com/en/BestRetailBrands/2011.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