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層組合/混合模式/高級漸層 數位特效
Visual Design Postproduction Layer Composition
Digital Visual SFX
數位出版設計:封面與後製篇-知識美學/數位美學之建構方法
數位影象後製/影象改創技術
數位影象後製/影象改創技術常用的目標與方法如下,並將在各專章分敘:
影象改創:針對人像的「數位醫美系列」:數位美容整形、數位減肥塑身、數位醫美環境改創、服飾改創 、變臉 Face off: MI (Mission Impossible) 式數位醫美-改頭換面式數位醫美、與其他主題改創。
後製:圖層組合特效適用時機
圖層組合特效就是建構視覺焦點如封面或首頁主圖最後呈現的效果。常有 2 種應用:
1. 主圖組合、並混合物件。
2. 前後景或多重景組合。經常應用到高級的「透明漸層、亮度漸層」效果。
圖層組合重點包括:圖層管理員應用、選取區轉成物件、多元物件綜合處理,圖層效果設計/物件內容設定、前後景或多重景組合/高級漸層、自訂漸層:漸層編輯器、與多層式陰影設計法等。
主圖組合、並混合物件
混合指當圖層重疊時,顏色效果的變化。
圖層管理員
打開右上〈圖層管理員〉圖示。或由命令列:
〉視窗
〉面板
〉圖層管理員
將物件貼上基底影象,在〈圖層管理員〉中,愈上方者,表示愈上方之圖層。
物件旁的眼睛圖示,表示顯示或隱藏該物件。
將選取區轉成物件
使用選取工具,在基底影象上任意設定選取區。
這裡的目的,是要作文字的圖底。
〉選取區
〉轉成物件
物件自動加入圖層管理員
對新增物件作處理,此處是以填充工具填色。
圖層組合成果
逐步加上文字,也會成為物件,再加框與其他裝飾物件,最後成果如下。
注意物件的順序,上方可遮住下方。
圖層效果/物件內容
所有圖層均可經由〈物件內容〉修改其視覺效果。
圖層圖示右鍵〉內容
出現〈物件內容〉對話框:
〉合併
即各種填充效果,如「填充多重調色法」。
〉透明度
0:不透明
99:完全透明
〉透明色彩
指定專色變成透明,如本例之:R:130, G:90, B:150
〉相似性
與以上專色,RGB:0~255 範圍內之色彩,也會變成透明。
〉柔邊
可更改數值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Photoshop 的圖層效果在圖層面版上:
〉視窗
〉圖層
圖層混和模式
Photoshop 的圖層組合,提供「圖層混和模式」效果,同 PhotoImpact 的〈合併〉:
〉視窗
〉圖層面板(通常預設為顯示)
tap〉圖層(預設為顯示)
pull-down〉種類
pull-down〉混合選項:預設為「正常」,即沒有特效;下拉後,即可對所選圖層作各種特效。
Photoshop 的「圖層混和模式」,也預設上下圖層的組合效果,包括:
先來瞭解混合模式的基本邏輯。
1.基本:不與其他圖層混合。
2.更暗:白色=透明,除了白色(255.255.255)以外的顏色皆會在相疊時使底層影象變暗。
〉色彩增值(Multiply/正片叠底)
:白色=透明,除了白色之外的顏色都會因為減色法而使底層影象變暗。
3.更亮:與變暗類相反。黑色=透明,除了黑色(0.0.0)之外的顏色皆會因為加色法使底層影象變亮。
〉濾色(Screen)
:黑色=透明,除了黑色之外的顏色都會因為相疊而使影象變亮。
4.對比:中間灰=透明,比中間灰亮者套用變亮類,比中間灰暗者套用變暗類。
〉覆蓋(Overlay/叠加):中間灰消失,比50%灰還暗就套用"色彩增值",比50%灰還亮就套用"濾色"。
5.差值:兩層相減,達到類似負片的效果。
6.色彩:利用色相、飽和度、明度來控制混合效果。
前後景或多重景組合/高級漸層
經常應用到高級的「透明漸層、亮度漸層」效果。
雖然這項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均可作,但以Photoshop 較方便,示範如下。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透明漸層.亮度漸層 組合法
原稿:前景:觀海女子。
背景:擬置換為舊金山灣區。
Photoshop 的技巧就是使用圖層遮色片。採用「透明漸層」使原來不同的水色可以融接。而2圖原來光線有些不一致,而「亮度漸層」的效果,就是對背景加入透明度低的「黑白漸層」,就可以統一光線的方向。
「透明漸層」技巧:使用不同透明度、與不同寬度,多作幾道,效果更自然。同時,原始背景圖片不能太小,否則組合不佳。
而主體的觀海女子,必須先去背出來、放在背景之上,才不會被遮蓋,並能保持頭髮飛揚。
黑白漸層 + 遮色片組合法
在遮色片上,使用黑白漸層,效果優於手繪。
單色背景 + 漸層前景 覆蓋組合法
在單色背景圖層 (mono) 上方加1圖層,繪上漸層色,作為前景。
注意:在〈混合模式〉中,選擇:覆蓋。透明度亦可調整。
自訂漸層:漸層編輯器
自訂漸層可使用漸層編輯器。
在漸層屬性列的「漸層範本」上按一下〉出現漸層編輯器,可作色帶設定、或數字設定。
1. 色帶下緣是色標設定,按一下可新增,拖走可移除。
2. 按住色標鈕,可設定顏色。
3. 色帶上緣是透明度設定。
4. 自訂名稱。
5. 確認後,出現在範本中。
陰影設計
陰影設計可分為「美工繪圖陰影設計」和「影象照片陰影設計」2類。
美工繪圖陰影設計
Photoshop 的美工繪圖陰影設計在:
〉圖層
〉圖層樣式
除了陰影,還有多種效果設計。
影象照片陰影設計
以上的陰影,對影象照片而言,太「硬」了,不夠自然。
尤其在去背、換背景時,如果直接將原始陰影複製到新背景,邊緣很不自然;地面色彩不同時,效果更不佳。
3層式陰影設計法
影象照片可用 3 層式陰影設計法,即:
主體-背景-陰影
主體:以去背產生。如去背後仍有邊緣白點,可縮小邊緣。參考值為:圖高 1000ps,則縮小 5%。
陰影:選取陰影,與直接相連的部分部位,如「腳」;用「羽化 12px」以上選取。其他事後羽化工具(如〉選取〉修改〉羽化),效果遜一籌。
如去背後仍有邊緣白點,可直接將全部主體當陰影。
〉影象〉調整
〉HSV:S 飽和度約 -90 以下,V 亮度通常加亮至 60 以上。
背景:
〉圖層混和模式:色彩增值。
綜合調整:陰影如果還是太強,可降低「不透明度」。
4層式陰影設計法
如去背後仍有邊緣頑固白點,可在主體後加1層「模糊主體」,高斯參數3,再在邊緣羽化,可澈底消除,並提升立體感。
專業影象軟體
識別標幟系統:標誌(標準字+標準圖案)、橫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