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 HSB 數位特效
Visual Design Postproduction Hue/
Saturation/ Brightness of
Digital Visual SFX
數位出版設計:封面與後製篇-知識美學/數位美學之建構方法
數位影象後製/影象改創技術
數位影象後製/影象改創技術常用的目標與方法如下,並將在各專章分敘:
影象改創:針對人像的「數位醫美系列」:數位美容整形、數位減肥塑身、數位醫美環境改創、服飾改創 、變臉 Face off: MI (Mission Impossible) 式數位醫美-改頭換面式數位醫美、與其他主題改創。
後製:調色特效適用時機
當我們依據「選色與配色定律」設計時,若原稿的全部或局部色彩與設計不同,就有調色 Color 的需求,專業則再細分為調整「HSB 色相、彩度、亮度」。狹義的調色,僅為調整色相 Hue。
調色特效又有2種作法:
美工繪圖:或基本為平面的色彩,則使用直接色彩填充、或色彩取代筆,相對簡單。
影象照片:或有陰影、反光、層次多的圖片,就需要多重處理程序。
PhotoImpac 的進階色彩 HSB 整合功能
〈色相與彩度〉最常使用在基礎應用的調整色相,其實可以作HSB整合調整,並還具備3進階調整方法。
不過,非常特殊的是其中的「範圍」方法,不僅可搜尋到的網路、坊間教學文獻,都沒有介紹,連系統本身提供的「使用者指南」也沒有。
故本文可能是唯一〈色相與彩度〉功能的澈底研究與完整介述。
設原始圖片如下:
使用〈色相與彩度〉
〉相片
〉色彩
〉色相與彩度
出現〈色相與彩度〉對話框後,分作:
可調整屬性:H 色相、S 彩度、B 亮度
可調整方法:主色、範圍、上色。
本文按照技術觀點,以可調整方法為介述程序。
PhotoImpact〈色相與彩度〉調整的「主色」方法
「主色」方法,為一般〈色相與彩度〉的基礎技術,即所有色彩按定比例調整。
調色相 Hue
最下方有2條色彩軸:
第一條:原始圖片的色相。
第二條:原始圖片的色相所對應到調整後的新色相。
可調整值:-180~180。
180 即為「TX 四大配色定律」中「互補對比律」的互補色,如下圖。
調彩度 Saturation
可調整值:-100~100。
本例中為3原色,彩度已為最高,故調正值,並不會產生差異。
調負值會「灰化」,調-100為深灰,本例為 -50 如下圖。
調亮度 Brightness
可調整值:-100~100。
調 -100 為全黑,調 100 為全白。
本例為 50 如下圖。
PhotoImpact〈色相與彩度〉調整的「範圍」方法
「範圍」方法,為〈色相與彩度〉的進階技術,最複雜、細膩,也一般最難搞懂。也是功能上多於 Photoshop 之處。
「範圍」圖示包括 2 道色彩軸:
上軸:圖片原始色彩。
下軸:圖片調整後色彩。
色彩軸中間有 4 滑鈕。
左右各 2 滑鈕合併、兩兩拉開,中間會出現灰色,即可調「灰色範圍」內的「1段色彩」。而白色範圍,表示維持原始色彩。
調色相 Hue
可調整值:-180~180。
1段色彩調整:紅之互補色
將色相調為 180 ,即為產生的互補色,再將1段「灰色範圍」,調至原始紅色區間,調整後色彩即為其互補色:水藍色,其他色彩不變,如下圖。
1段色彩調整:綠之互補色
同理,將色相調為 180 ,即為產生的互補色,再將1段「灰色範圍」,調至原始綠色區間,調整後色彩即為其互補色:洋紅色,其他色彩不變,如下圖。
1段色彩調整:藍之互補色
同理,將色相調為 180 ,即為產生的互補色,再將1段「灰色範圍」,調至原始藍色區間,調整後色彩即為其互補色:黃色,其他色彩不變,如下圖。
當然,色相調整不限於互補色,讀者可以作更多嘗試。
1段色彩調整:紅綠之互補色
將色相調為 180 ,即為產生的互補色,再將1段「灰色範圍」拉大,調至原始紅色~綠色區間,調整後色彩即分別變為其互補色:水藍色、洋紅色,而藍色不變,如下圖。
1段色彩翻轉調整:綠藍之互補色
將色相調為 180 ,即為產生的互補色。
將左側雙滑鈕推至頂端、續推,就會「翻轉」自右側頂端出現。亦即:「灰色範圍」在兩側,白色在中間。
將「灰色範圍」調至原始藍色、綠色範圍,白色對應紅色區間,調整後色彩即分別變為其互補色:洋紅色,、黃色,而紅色不變,如下圖。
2段色彩調整:綠變藍
將色相調為 180 ,即為產生的互補色,再將1段「灰色範圍」,調至原始紅色區間,調整後色彩即為其互補色:水藍色。
將右側 2 滑鈕拉開 ,產生第 2 段「淺灰色範圍」、並對應新的第 2 段色軸,將原始綠色區間,對應至藍色,則背景原始2色,全部變為藍色,如下圖。
2段色彩調整:藍變紅
將色相調為 180 ,即為產生的互補色,再將1段「灰色範圍」,調至原始紅色區間,調整後色彩即為其互補色:水藍色。
同理,將右側 2 滑鈕拉開 ,產生第 2 段「淺灰色範圍」、並對應新的第 2 段色軸,將原始藍色區間,對應至紅色,而綠色不變,如下圖。
3段色彩+翻轉調整:綠變藍
將色相調為 180 ,即為產生的互補色。
將左側雙滑鈕推至頂端、續推,就會「翻轉」自右側頂端出現。亦即:「灰色範圍」在兩側,白色在中間。
將「淺灰色範圍」調至原始藍色、綠色範圍,白色對應紅色區間,調整後綠色即變為藍色,紅色不變,如下圖。
調彩度 Saturation
可調整值:-100~100。
本例中為3原色,彩度已為最高,故調正值,並不會產生差異。
調負值會「灰化」,本例調為-100,將「灰色範圍」調至原始紅色區間,調整後紅色即變為深灰色, 如下圖。
同理,將「灰色範圍」調至原始綠色區間,調整後綠色即變為深灰色, 如下圖。
同理,將「灰色範圍」調至原始藍色區間,調整後藍色即變為深灰色, 如下圖。
調亮度 Brightness
可調整值:-100~100。
調 -100 為全黑,調 100 為全白。
本例調為-100,將「灰色範圍」調至原始紅色區間,調整後紅色即變為黑色, 如下圖。
同理,亮度調為 100,將「灰色範圍」調至原始紅色區間,調整後紅色即變為白色,如下圖。
PhotoImpact〈色相與彩度〉調整的「上色」方法
上軸:圖片原始多色彩。
下軸:圖片調整後所顯示的單一色彩。
調色相 Hue
調色相 Hue 為 90,效果如下。
調彩度 Saturation
可調整值:-100~100。
調彩度 為 50,效果如下。
調亮度 Brightness
可調整值:-100~100。
調亮度 為 50,效果如下。當然,可以綜合調整色相、彩度、亮度,3 屬性設不同的值。
PhotoImpact〈色相與彩度〉HSB 整合調整的應用
PhotoImpact〈色相與彩度〉HSB 整合調整的應用非常多,常見的就是「突顯局部主題」,甚至已成為商業美術的一種「設計梗」,舉例如下。

Photoshop 與 PhotoImpact 比較
色相/飽和度
在 Photoshop 中,〈色相與彩度〉稱為「色相/飽和度」。
〉影象
〉調整
〉色相/飽和度
方法與功能,完全相同,唯介面略有不同。
〈主色 〉稱為〈主檔案〉,〈範圍〉分為RGB, YCM 6種顏色,7 者合併為下拉選單。
自然飽和度
多一個自然飽和度,在:
〉影象
〉調整
〉自然飽和度
差異是:
色相/飽和度:範圍為 -100~100,可調為灰階。
自然飽和度:視圖片原始飽和度(彩度)範圍,在系統辯識內的設定一段可調整範圍,且作相對性調整,亦即兩極調整少、中間調整大。主要應用在人像等,必須顯示較自然色彩的應用。
選取顏色
〉影象
〉調整
〉選取顏色
主要提供如輸出為 YMCB,與RGB 的整合,對電腦輸出較無用。
不過,其下拉選單中多:白、中間調、黑,3選項。「中間調」在必要時,可作為調整參酌。
專業影象軟體
識別標幟系統:標誌(標準字+標準圖案)、橫幅...




